束縛的小孩 - 公園篇
一天,坐在歌和老街一個小公園內的鞦韆上休息時,遇見一位相信是外籍傭工用束帶拖著一位只有兩三歲的小孩在公園內散步。
坐在鞦韆上的我,我看得發呆,為何一位小孩,會好像籠物一樣地拖著而行?我見過很多小孩,都不會如此的誇張。及後,我想到有以下的可能性:
1. 可能是傭工的關係,生怕弄傷了小孩而令其老闆不滿。
2. 現時很多的不知名的病橫行,如果因跌倒而招致不知名的病入了身體便麻煩了。
3. 現時的小孩不多,人們一般都會愛護,特別是歌和老街區的小朋友,更見「矜貴」。
可能還有很多原因而未能知道。但相信在一般人的心態中,以愛護小朋友作大前題。故保護小朋友的安全是十分重要。
但,如果該小朋友一直是這樣的話,他日可會懂得走路嗎?
當然,這是誇張的手法,但是過於保護,不給機會給小朋友嘗試的話,他日可以承受壓力的能力可能會較低。
走路對一個小朋友來說,可以說是突破自己,走向自立的第一步。當一個小朋友走路的時候跌倒,哭是一件正常的事。哭代表了他/她在該階段經歷的有限,當做一樣和平時不一樣的事的時候,總會努力的嘗試,但當跌倒的時候,面對不知道怎樣去做,怎樣去走,那種不安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時,家長或傭工可以鼓勵小朋友慢慢地站起來,先站穩後步行。每個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吸收能力都有不同,對小朋友及成年人是學習的功課,不單是小朋友學習走路,作為家長的成年人來說是學習忍耐,包容的功課。
受到過於保護的小朋友,很多事情上都會受到父母的控制,小朋友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無法自行做自己應做,或想做的事情(這當然是合法及合理啦!),如果遇上一些個性不成熟及控制慾強的父母的話,相信小朋友可以「轉彎」的機會及空間不會太多,個人的成長受到限制,到社會工作之時,在適應不同方面,例如人際關係、工作間文化等,都會特別吃力。
每個人都會經歷成長的過程,在不同的家庭背景自然有不同的成長歷程。但不論在任何的背景也好,生理上、思想上及行為上都會因年紀而轉變,這些是作為家長需要明白的地方,始終有一天,作為兒女的,會因不同的原因而需要學習獨立,舉凡生活的小節,大至人生大事。這些都是每個人都會經過的階段。可能作為家長的或會捨不得,但小朋友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雖然是群居的動物,但個人而言是需要獨立地為自己的生活張羅及計劃。個人成長雖然有辛苦的地方,但自己有自己的「求生能力」,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作為家長的,不是每件事都需要保護,反而適當的指導才是重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他們成長,學習。讓他們的成長不會有束縛及遺憾。畢竟,人生只能活一次。
坐在鞦韆上的我,我看得發呆,為何一位小孩,會好像籠物一樣地拖著而行?我見過很多小孩,都不會如此的誇張。及後,我想到有以下的可能性:
1. 可能是傭工的關係,生怕弄傷了小孩而令其老闆不滿。
2. 現時很多的不知名的病橫行,如果因跌倒而招致不知名的病入了身體便麻煩了。
3. 現時的小孩不多,人們一般都會愛護,特別是歌和老街區的小朋友,更見「矜貴」。
可能還有很多原因而未能知道。但相信在一般人的心態中,以愛護小朋友作大前題。故保護小朋友的安全是十分重要。
但,如果該小朋友一直是這樣的話,他日可會懂得走路嗎?
當然,這是誇張的手法,但是過於保護,不給機會給小朋友嘗試的話,他日可以承受壓力的能力可能會較低。
走路對一個小朋友來說,可以說是突破自己,走向自立的第一步。當一個小朋友走路的時候跌倒,哭是一件正常的事。哭代表了他/她在該階段經歷的有限,當做一樣和平時不一樣的事的時候,總會努力的嘗試,但當跌倒的時候,面對不知道怎樣去做,怎樣去走,那種不安的感覺油然而生。這時,家長或傭工可以鼓勵小朋友慢慢地站起來,先站穩後步行。每個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吸收能力都有不同,對小朋友及成年人是學習的功課,不單是小朋友學習走路,作為家長的成年人來說是學習忍耐,包容的功課。
受到過於保護的小朋友,很多事情上都會受到父母的控制,小朋友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無法自行做自己應做,或想做的事情(這當然是合法及合理啦!),如果遇上一些個性不成熟及控制慾強的父母的話,相信小朋友可以「轉彎」的機會及空間不會太多,個人的成長受到限制,到社會工作之時,在適應不同方面,例如人際關係、工作間文化等,都會特別吃力。
每個人都會經歷成長的過程,在不同的家庭背景自然有不同的成長歷程。但不論在任何的背景也好,生理上、思想上及行為上都會因年紀而轉變,這些是作為家長需要明白的地方,始終有一天,作為兒女的,會因不同的原因而需要學習獨立,舉凡生活的小節,大至人生大事。這些都是每個人都會經過的階段。可能作為家長的或會捨不得,但小朋友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人雖然是群居的動物,但個人而言是需要獨立地為自己的生活張羅及計劃。個人成長雖然有辛苦的地方,但自己有自己的「求生能力」,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作為家長的,不是每件事都需要保護,反而適當的指導才是重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他們成長,學習。讓他們的成長不會有束縛及遺憾。畢竟,人生只能活一次。
1 Comments:
我有時也會想:將來怎樣令自己「狠心」一點。
家長以孩子「未懂事」為由,為他作很多決定(包括挑選幼稚園、小學、中學等)。相信很少家長會問子女:你想讀哪所小學?然後真的由孩子作主,孩子說希望進哪所小學,就真的千方百計把孩子送進去(除非家長自己也想子女入讀這小學)。誰能擔保?家長把他/她送到某個環境,他/她就無可避免受那環境局限。
我們只能相信,有一天,我們能引導他們自發探索世界,不為功名、不為稱讚之辭,只因深感坐井觀天之不足,發力狂追。
我們也只能相信,有一天,我們從跌碰錯誤中學乖了,大概知道樣「扶助」而不「控制」。我們也只能希望,為子女營造的童年環境,不會成為他們擴闊胸襟、歷險嘗新、適應世情的障礙。
我們只能相信、希望。
By kagayaki, at 2:23 上午
發佈留言
<< Home